《蛟龙行动》:军事科幻双失,票房口碑齐扑街

wee (4) 2025-02-02 11:40:21

在2025年春节档中,作为唯一一部军事题材的影片,《蛟龙行动》本应肩负起续写《红海行动》辉煌的使命。观众的期待很快化为失望,电影的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令人唏嘘不已。这部原本寄希望于重回军事片巅峰的作品,最终却俨然成为一剂虚假宣传下的“壮阳药”,不见实效却带来一片唾弃。

《蛟龙行动》:军事科幻双失,票房口碑齐扑街 (http://www.cstr.net.cn/) wee 第1张

七年前的《红海行动》,凭借36.5亿的高票房和8.2的豆瓣评分,曾经让无数影迷热血沸腾。制作方试图再度聚集原班人马,要将这一系列推向新的高峰。影片开场即试图通过重温《红海行动》的桥段,意图加强两部作品之间的联系。但当剧情深入,观众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口号。

《蛟龙行动》全片的剧情几乎完全虚构,其军事逻辑和细节的漏洞层出不穷,让人无法信服。首映当日7400万的票房在第二天骤降至4700万,三天总票房仅有1.6亿,反映出观众对影片质量的不满。显然,对一部军事片而言,缺乏严谨的逻辑和扎实的军事背景,不仅是失误,更是致命伤。

影片的主角除了海军“蛟龙”特战队外,还包含了神秘的核潜艇,但在潜艇的设计与表现上,完全违背了现实。潜艇内舱的豪华程度让人震惊,明显背离了潜艇本身空间利用极高、设备紧凑的特性。更何况,潜艇的指挥舱空间宽敞至令人怀疑,而潜艇的最大威胁——噪音控制,竟在剧情中被随意忽视,成为了难以避免的笑话。

影片中的情节设定更是让人匪夷所思。面对敌方雇佣兵的袭击,“蛟龙”小队居然选择了使用单人飞行器,这种科技在实战中的应用尚未可知,其背后的逻辑更是匪夷所思。而在潜艇与潜艇间的对战场面,更是将普通的军事冲突演绎成了夸张的战争宣言,制造出一种紧张但又极其不合理的氛围。

如同脱离现实的科幻片,影片中展现的超空泡鱼雷、武装机器狗等元素都显得毫无根据,甚至让不少军事迷感到错愕。更有甚者,影片在展示激烈战斗时,艇长竟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吹起口琴,这一细节颠覆了军事片应有的紧迫感和真实感。

而在设定上,“蛟龙小队”发现的敌方秘密基地,其构造与性质更像是编剧的幻想,不切实际的情节设定令观众感到难以共鸣。影片的整体水平低下,让观众难以相信创作者的初心,此前积累的观众期待在影片的一系列硬伤面前不值一提。

正如电影评论所言,《蛟龙行动》试图借助《红海行动》的光环来吸引观众,却未能真正做到深刻探讨和呈现军事题材的价值与深度。伴随观众对爱国主义题材的“激动疲劳”,再加上影片质量的缺失,使得该片在市场上完全失去了竞争力。

《蛟龙行动》这部电影虽在军事题材上求索,却在科幻幻想中泥淖而出。不仅未能带来风靡的高潮,反而因其拙劣的表现成为2025年春节档最受诟病的影片之一。这一切都再次印证了观众的智慧与审美,让人不禁扼腕叹息,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