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大电影的排片和评价也日趋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近日,国产军事题材电影《蛟龙行动》在市场中引发了不少争议,尤其是在排片上遭遇的困难以及部分影迷的恶意低评让影片制作团队感到不满。总制片人于冬在系列活动中坚定表态称:“绝不撤档!”,并呼吁观众给予影片一个公正的评价。
在1月31日的路演活动中,于冬与影片主演于适一起,针对网络上盛传的“水军”行为表示,情绪化和不理性的评价将对影片造成不公影响。于冬指出,这场针对《蛟龙行动》的舆论战不能以理性去讨论,许多人在无端指责影片时并未认真观看,打了一星的评价几乎都是出于恶意。于适也紧跟其后,用电影中的台词强调:“我们只想要公平”。两位主创的发声引发了广泛讨论。
在于冬的陈述中,他进一步表示:“任何演员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回馈观众,而不是被幕后水军操控。”同时,他呼吁真实的观众评价,不希望那些出自粉圈的恶意差评继续影响《蛟龙行动》的市场表现。于冬重申,面对客观而理性的批评,团队虚心接受;而面对不公平的恶意评价,团队则将坚持抵抗到底。
相较于前作《红海行动》,《蛟龙行动》于2024年春节档中的票房表现目前显得有些暗淡。截至2月1日22时07分,电影票房为2.19亿元,位居同档期六部影片的尾部。相反,发布较早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高达25亿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该片的排片场次也不尽人意,观众普遍反映黄金场次过少,现有的多为早场和午夜场。
尽管如此,影片的技术水准却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作为《红海行动》的续集,《蛟龙行动》在IMAX摄影机的使用和技术效果上都有所创新和加强。部分影评人指出,影片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剧情整体性显得有些不足,部分情节缺乏铺垫而让观众难以入戏,有些煽情场面则过于直白,缺乏共鸣。
随着春节的临近,整个电影市场也变得愈加竞争激烈。以《蛟龙行动》为首的多部影片正在争夺假期观众的青睐。而对于博纳影业此次的市场表现显得尤为重要。于冬本人作为博纳影业的董事长,其如何引导公司的发展,赢得观众的回归,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1月23日博纳影业发布的全年业绩预告显示,其在未来一年将面临相应的亏损预期。影片能否打破自己的票房瓶颈,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出乐观的期待。不过现阶段,面对舆论的争议与挑战,如何平衡市场期待及影片的长远发展,将是于冬和团队需要认真考量的课题。
总体来看,春节档的上映电影竞争异常激烈,而《蛟龙行动》在舆论漩涡中的走势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观众的真正评价将决定作品能否在影院中取得成功。希望大家在享受电影的同时,可以发表理性且真实的看法,也期待《蛟龙行动》能够在春节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你的观影体验如何?在众多影片中,你最推荐哪一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