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建国以来最惨票房,主旋律大片为何猛不起来?

wee (3) 2025-02-05 09:08:48

今年春节档,一部备受期待的主旋律大片《蛟龙行动》却以惨淡的票房成绩如梦魇降临。这部由《红海行动》续集而成的影片,在上映后迅速成为了市场的“垫底选手”,其豆瓣评分也从6.6降至6.5。令人震惊的是,该片的出品人于冬对此表现出极度的不满,并在社交发文回复批评,称那些打出一星的评价者是“黑水”。他甚至提到,自身作品《无名》曾遭遇类似的恶评。不过,这一切的反击似乎并未能逆转《蛟龙行动》的票房命运,目前猫眼的预测显示,这部十亿的影片最终票房或仅为三亿多元,这一悲剧数字一旦成真,将使其成为建国以来票房最惨的影片,超越曾被称为“赔钱大户”的《阿修罗》。

《蛟龙行动》:建国以来最惨票房,主旋律大片为何猛不起来? (http://www.cstr.net.cn/) wee 第1张

《蛟龙行动》期待在继承前作《红海行动》成功的基础上再次发力,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影片虽具备一定的诚意,却因众多情节设置与角色塑造的缺陷,使得整部影片的张力顷刻间消释。关键的反派敌人显得极为弱势,不仅无法与中国特种部队抗衡,甚至还上演了多次内讧的戏码,让人不禁怀疑敌方在策划之初的智商与勇气。

影片在情节上借助了前作的成功元素,杜江饰演的徐宏再次出现在观众面前,但他因目睹队友在战斗中牺牲而留下的心理创伤却未能深化。张涵予饰演的赵启航从军舰舰长转型为潜艇的指挥官,追踪敌人至深海,然而潜艇遭敌打损后,其一系列指令显得更加慌乱,甚至与高科技的表现形成对比上的尴尬。

在影片中,高科技武器如同绚丽的烟花一般,短暂闪耀却未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观众对于各种单兵飞行器、反鱼雷鱼雷等高科技装备的展示感到兴奋,但当视线回到主线人物和情节发展时,那种精彩却总是缺少内涵。年轻演员王俊凯饰演的声呐兵曹弘浪在危急关头中的表现,虽有情感戏份,却也显得老套和平铺直叙。

整场战争戏剧化十足,却由于对反派角色的塑造匮乏,使得影片的高潮部分显得空洞。在关键决战时,潜艇遭遇重创,虽是生死攸关的局面,但指挥官张涵予却缓缓掏出一把口琴并开始演奏,让所有人都不解其意。这样的情节设置,不禁让人怀疑导演的创作初衷与观影逻辑。

影片,张涵予等人胜利归来,与段奕宏饰演的领导汇报工作时,对战斗中付出的代价却无暇深究。领导甚至天真的表示:“粉碎敌人的阴谋,就是不负祖国,不负人民。”这样的思维方式让观众对影片的主题产生质疑,难以与好莱坞经典如《天眼行动》中所传达的战争代价理念相提并论。

尽管影片在打斗场面与特效上都下了功夫,但在内涵与深度上却显得苍白无力。这种对于主旋律影片的彻底错位,让原本希望传递的正能量未能如期而至。《蛟龙行动》在引发观众热议的同时,也深刻反映出中国主旋律大片在编剧与创作更深层次的思想探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部影片最终只能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被记住,所以如果不去过于苛责它,当做休闲娱乐还是可以接受的。

随着市场反应和观众反馈的持续发酵,导演与出品方需反思更多的创作方法与思想内涵,期待在未来能够推出更具深度和情感的作品,而不仅仅满足于视觉的刺激与表面建设。最终是否能够打破票房魔咒,蜕变出更具里程碑意义的佳作,将是未来值得期待的方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