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闹海》脱颖而出,成为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宠儿。该片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超越了30亿元的里程碑,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影片的导演饺子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揭秘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秘诀及其五年辛勤创作的背后故事。
截止到2月2日下午五点,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70亿元,连续五天实现单日大盘票房突破10亿元的大关。《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精湛的动画技艺和感人的情节,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5。这一成功成就,让饺子和他的团队倍感振奋。
在专访中,饺子回忆道,《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制作时间超出了最初预期。原本计划在三年内完成的项目,由于团队不断挑战中国动画特效的上限,制作周期无形中延长。他坦言,在每个细节上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例如影片中那场展示成千上万妖族被锁链束缚的画面,团队为了实现一种既乱中有序又富有美感的效果,花费了整整一年时间。
谈及《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创作难度,饺子表示,这部影片的角色数量是前作的三倍,特效镜头也增加至近2000个,主创团队人数更是达到了4000人以上。影片需要呈现的故事情节和艺术创新的体量全方位升级,这让主创团队面临了更大的创作压力。例如在陈塘关大战的关键打戏场面上,团队花了半年时间来完成分镜,确保每一帧都能展示出战斗的壮阔。
在特效技术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也实现了全新突破。饺子提到,由于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海水效果制作上受到技术限制,这次他坚持要让哪吒能够“下海”“开海”,并且敢于挑战更复杂的视觉场面。影片的“两军对垒”战斗场景展现了三维立体效果,饺子称其为“两个鸟群的战斗”,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海浪翻涌和战斗气氛。为了达到这样的视效,团队通过反复渲染,单个镜头甚至进行了数十次处理,从而确保了视觉效果的震撼。
而在《哪吒2》的制作中,饺子并没有选择依赖外包团队,而是决定依靠中国本土团队进行重点镜头的打磨。饺子深信,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在于作品的剧本、故事和角色等根本元素,这些内容无法外包给别人。因此,他始终坚持与团队共同奋斗。
习惯上,人们倾向于认为大导演的道路是一帆风顺,对于饺子而言,背后也不乏艰辛和压力。他坦言,2019年推出《哪吒1》之后,他就一直在对续集进行闭关创作,期间被观众的高期待感驱使,团队也不敢松懈,全力以赴实现最佳效果。
从饺子的个人经历和创作理念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事业的热忱与执着。饺子表示,创作每一部作品时,他都将其视为一部,力求呈现最完美的作品。他相信,只有设定一个“完不成”的目标,才能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激发出无限潜力。他指出,近十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反映了人们对艺术形式的需求与期待。
对于未来的创作计划,饺子承诺将不会急于推出《哪吒3》,他希望每部作品都能够传递出深远的意义与情感,而不是为了赶时间而妥协质量。饺子表示:“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我们要把每一部作品都做到极致。”他坚信,创作是一个群体的长跑,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导演饺子通过对《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深度剖析,诠释了他对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信心与期望。在未来的创作中,他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国动画行业的前进,将更多精彩的故事呈现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