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春节档即将到来之际,电影市场再次掀起波澜,最新上映的军事题材电影《蛟龙行动》在观众和评论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作为这部电影的总制片人,于冬在1月31日的路演活动上发表强烈言论,坚决支持影片不撤档,并呼吁观众理性评价。对于豆瓣上出现的大量差评,他毫不犹豫地将其指责为“黑水”,认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公正而且影响了电影的整体声誉。
随着春节档电影竞争愈发激烈,《蛟龙行动》在票房表现上却显得颇为逊色。上映四天后,该片的总票房仅为2.08亿元,位列六部春节档影片的末尾,排片和评分也均不理想。对于自己的新作,於冬表示,他和全体制作团队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该片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应有的认可。他提到,豆瓣在过去两年内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不理性的评价场所,尤其是粉圈文化的影响使得许多电影遭遇恶意差评。他坦承,早在《无名》上映时,他们就曾遭遇到同样的问题,该片首日便收到了几万个一星差评。
“我们只想要公平”,於冬引用了影片的台词,表示《蛟龙行动》团队愿意接受客观的、理性的批评,但绝不容许恶意的差评和不公正的攻击。他认为,演员的粉丝应当积极宣传他们的努力,而不是想方设法贬低其他同档期的作品,这是对电影行业发展极为不利的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蛟龙行动》作为博纳影业的一项重点项目,填补了中国在潜艇电影领域的空白。随着影片的发布,於冬作为博纳影业的董事长,对于这部电影的表现充满期待。他表示,《蛟龙行动》在题材上具有独特性,主旋律的军事战争题材能够吸引到成熟稳定的观众群体,应该能够在春节档中找到一定的市场份额。
其背后的市场现实亦不容忽视。数据显示,近期春节档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至今总票房已突破60亿元,意味着今年的票房再次有望创下新高。而在这个充满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蛟龙行动》却面临诸多挑战。以上因素共同造就了该片在票房上的压力和外界的质疑。
纵观历史,2018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成为了票房冠军。而《蛟龙行动》作为其续作,自然承载着更高的期望。博纳影业在其发布的业绩预告中也提到,预计2024年将面临可观亏损,这为影片的市场表现添了一层复杂性。
就在市场异动之际,於冬坚持表示,《蛟龙行动》绝对不会撤档。他的态度显示,尽管竞争激烈,票房表现不佳,但团队仍然信心满满地希望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对于这场争议的背后,观众们和影评人都在密切关注,也许他们的评分和评论将直接影响的市场动向。
,面对即将来临的春节档,尽管《蛟龙行动》身处风口浪尖,但它和其他影片一样,仍在努力争夺市场的每一份额。随着各方态度的不断更新,未来影片的表现将如何,我们拭目以待。春节档的争议与竞争,将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明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