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档的电影市场再创辉煌,票房总额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成为中国影史上春节档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档期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多部期待已久的新片,也让一些影片的出品方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与失利的困惑。例如,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代表的光线传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北京文化与博纳影业则因市场反响不佳而面临重重困境。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一现象,以及市场背后的原因。
截至2025年2月5日13时29分,春节档的新片综合票房(包括点映及预售)登记在100亿以上,总观看人次达到1.87亿,令人振奋。《哪吒之魔童闹海》毫问是这一档期的票房之王,仅用八天时间便收入48.39亿元,足足占到该档期总票房的一半以上。至今,该片的票房已达到52.07亿元,超越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5亿元,位列中国票房总榜第4位,甚至有望挑战总榜首位。业内预测,这一系列的出色表现将为光线传媒的动画电影未来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光线传媒的成功并非偶然。十年前,光线已在国内众多一线动漫团队中进行了大额,从而推动了其在影视动画领域的布局。2015年推出的“彩条屋”厂牌和随后成立的“光线动画”持续打造以“中国神话宇宙”为核心的动漫作品,正是这一策略的明确体现。《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光线传媒旗下的重量级作品,铸就了其在动画电影领域的领导地位。
除了光线传媒,《唐探1900》同样在今年春节档中表现抢眼。这部影片的票房达到22.78亿元,预计最终票房将稳定在33亿元,与前作《唐人街探案2》的票房相当。虽然还未达到《唐探3》45.23亿元的巅峰,但其口碑明显回暖,豆瓣评分达到6.5分,超越系列其他影片,为万达电影的新掌控人柯利明带来了开门红。该系列成功推出电影、网剧、动画等多元衍生内容,显示出其强大的IP价值。
市场的疯狂背后,却有不少电影在这个春节档遭遇了重创。北京文化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原本被寄予厚望,但最终仅收获9.98亿元,远低于前作的26.36亿,口碑也从7.7分滑落到6.1分。这样的票房表现,直接导致北京文化面临巨额亏损的风险,前景堪忧。
同样陷入困境的博纳影业,其主投的电影《蛟龙行动》在春节档仅仅收获3亿元票房,预计最终票房将徘徊于4亿元,远低于前作《红海行动》的36.52亿。因而在市场失利的压力下,董事长于冬在朋友圈怨怼“黑水军”,认为豆瓣等评价不理性。近几年的业绩下滑及爆款影片缺乏,使博纳影业的未来显得摇摇欲坠。
2025年春节档的票房浩荡高飞,热潮掩盖了许多影片的失利,但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光线传媒和万达电影蓬勃发展的背后,北京文化与博纳影业的困境在提醒行业,面对流行趋势、市场反馈和观众口味多变,制片方需要更加审慎地挖掘和研发优质内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的影片制作,需更深刻地结合观众的期待,才能打开票房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