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突破50亿,进中国影史前四光线传媒股价涨停引热议。随着春节档的热潮持续发酵,这部由光线传媒出品的动画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还在观众和市场的反响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光线传媒的股价也迎来了20cm的涨停,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电影局的数据,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高达95.10亿元,观影人次达1.87亿,同比分别增长18.64%和14.68%。在这个档期上映的六部新片中,光线传媒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48.39亿元的票房独占鳌头,远超其他影片。《唐探1900》紧随其后,为22.78亿元,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及其他几部电影的票房则相对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5日10时05分52秒,《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数字达到50.36亿元,勉强超过2019年同名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5亿元。这不仅让其成功跻身中国电影史票房排行榜的前列,更成为观众和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
截止2月5日中午,两部“哪吒”系列影片已经分别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的第4和第5名,前三名则为《长津湖》(57.75亿)、《战狼2》(56.94亿)和《你好,李焕英》(54.13亿)。在新片的热烈讨论中,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诸如“哪吒值得”、“多画点备着,后面用得着”的评论,显示出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强烈认可与期待。
灯塔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观众结构令人惊喜——多人结伴观影的比例超过三成,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影片,很多家长选择带孩子一起观看,体现了该片的家庭观影属性。影片在豆瓣和淘票票上均获得了高评分,前者达到8.5分,后者更是高达9.7分,这一良好的口碑为影片的持续票房增长奠定了基础。
分析师陈晋指出,30-39岁年龄段的观众在该片观影人群中占比显著,许多曾经是电影市场主力的观众再次走进电影院,影迷和普通观众的共同认可使得《哪吒之魔童闹海》具备了强劲的市场表现。数据显示,多个网络数据已经再次上调了对该片的票房预期,认为有望超过《长津湖》,进一步冲击影史票房的冠军宝座。
在资本市场方面,光线传媒在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表现亮眼,股价一举涨停至11.44元。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哪吒》系列作品的主投方为光线传媒,其占比一般在40%以上。根据专业市场数据的分析,假设《哪吒之魔童闹海》最终票房达到70亿元,光线传媒的营收有望达到19.3亿元,2025年一季度的利润水平可能大幅提升。
不过,春节档并非只有《哪吒之魔童闹海》翱翔。另一部备受瞩目的影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预售阶段引发热议,但随着正式上映,其票房表现却出现“逆跌”,尽管预售票房一日破亿元,但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期,影院排片的决策依然非常谨慎。
截至目前,《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票房为5.78亿,豆瓣评分仅为5.5分,这使得许多观众对其遭遇恶意打分产生质疑。在接受采访时,主演肖战曾提及春节档的竞争压力,并表示:“压力还好,应该是片方有压力。”
中国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以及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再次在春节档这一特殊时期被强调。《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对市场趋势、观影习惯变化的准确把握。未来,随着更多影视作品的推出,观众将迎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