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典之作以现代艺术形式重现于银幕之时,如何平衡保留传统精髓与创新表达的关系便成为一道艺术难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自2018年问世以来,以其一流的表演和深邃的叙事,在歌舞剧市场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并引发广大观众的热切追捧。这部讲述上海弄堂爱情和革命故事的舞剧又焕然一新,转身成为同名舞剧电影。2024年电影版的推出,既是对原作艺术魅力的延续,也是对现代观众欣赏习惯的回应。面对舞剧这一成功作品的高口碑,电影创作者如何实现创新与超越,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自1958年经典电影,凭借出色的舞台表现,将胶片语言与舞蹈肢体巧妙结合,谱写了一个时代的红色传奇。影片以历史为背景,从1937年溯源,讲述了主角李侠和兰芬的甜蜜生活与谍战斗争。电影在叙事手法上却引发不少争议:故事通过黑白与彩色画面巧妙交织,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物命运的交错,然而在迅猛的时间推进中,观众不免感到些许迷惑——从美妙的舞蹈片段突兀切换到平铺直叙的叙事,这种转场的处理显得不够自然。
在叙事上,舞剧电影采取了“演一段跳一段”的模式。这一设计虽然富有艺术性,却在某种程度上让观众失去了对情节的连贯感。虽然电影抛出了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配乐,但缺乏情感的铺垫和叙事的逻辑,使得故事显得松散,各个部分仿佛被迫拼凑而成。一些在舞剧中较为成功的表现手法,例如倒退舞步表现时间的流逝,被削弱或简化后,在电影中失去了其原有的韵味。
作为一部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表演上似乎未能完全发挥出舞剧的优势。舞剧在舞台上因现场表演的偶然性与真实感而动人,但电影需要被镜头细致观察,观众对此的期待显然更高。主角朱洁静虽然在舞台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在电影中,对自然表现的偏失以及情绪表现的刻板,令角色的深度受到了削弱。影片中兰芬对李侠的理解与支持的弧线似乎滞后于情感的发展,缺乏层次感。
女性角色的塑造亦显得不足。电影试图突出兰芬的外在风情,却未能展现她内心深处的成长与波澜。虽然朱洁静以舞跳绽放出个性与魅力,但将女性角色的构建仅停留于外表,将其变成了一种“视觉符号”,埋没了其在革命过程中应有的精神力量和深度。
导演王苹的另一部作品也曾关注女性的人物线,而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华丽的外观掩盖了角色内心的成长。这是在复杂的人物描绘中迈出的一步,但却未能将其变成深刻的立体形象。这种刻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影视创作中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印象。
尽管如此,影片在刻画李侠与兰芬的关系上深刻探讨了革命时期人们的情感与信念,但这一部分的细腻刻画在电影的呈现上显得力不从心。二人的故事本可以通过革命字号的深情厚谊和生活中的琐碎交织,展现出更加丰富的人性光辉。剧情依然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和情感反思。
面临这样一个艺术创作的挑衅,不禁让人思考:经典的魅力究竟该如何延续?是否只需形式上的模仿,抑或是深入内在的解读与反思,才能真正将其发扬光大?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电影的问世也许能够为后续作品的探索提供启示。经典之所以能跨越时代,是因为它凝聚了对于历史、情感与人性的深刻理解,而不仅仅是形似的重现。
在未来的创作中,如何兼顾叙事的流畅与情感的真挚,以实现艺术与观众之间的遥远共鸣,将是创作者们需要不断追求的伟大使命。只有这样,经典的电波才会在新的时代继续流淌,永不消逝。